• 形成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加大力度“投资于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人口高质量发展同人民高品质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把‘投资于物’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起来”。

    2025-03-19 07:15:18
  • 探索发展银发经济的中国方案

    当前,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巨大、老年人口占比较高。习近平总书记在给“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代表回信中指出:“老年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希望广大老年朋友保持老骥伏枥、老当益壮的健康心态和进取精神,既要老有...

    2025-03-18 07:15:43
  • 年轻干部一定要挺起脊梁、冲锋在前

    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这支队伍里不能有胆小鬼,更不能有心怀异心、身在曹营心在汉、同床异梦的人。

    2025-03-17 07:15:45
  • 广阔天地 大有可为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时强调:“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

    2025-03-14 07:15:14
  • 处在由大变强、爬坡过坎的重要关口 共同汇聚起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强大力量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025-03-13 07:15:15
  • 让文化原创力竞相奔涌

    《哪吒之魔童闹海》创造市场与口碑双重“神话”;宇树机器人扭着“赛博秧歌”登上春晚舞台;外国游客“中国游”邂逅首个“非遗版”中国春节;中国灯会亮相国外,吸引世界目光;2013年至2023年,我国累计出版文学图...

    2025-03-12 07:15:20
  • 夯实全面依法治国的社会基础 让普法更加精准高效

    全民普法是全面依法治国长期的基础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普法工作要紧跟时代,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

    2025-03-11 07:15:35
  • 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

    2025-03-10 07:15:43
  • 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生动体现 深刻认识我国历史悠久的海洋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海洋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海洋孕育了生命、联通了世界、促进了发展。”伟大的中华民族拥有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的悠久传统,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史中积淀形成了多姿多彩...

    2025-03-07 07:15:35
  • 用好现代信息技术 大力提升乡村数字治理能力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提高乡村善治水平。”乡村治理更加有效,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是《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

    2025-03-06 07:15:09
  • 以“查”“治”贯通阻断风腐演变

    最近,以DeepSeek、宇树科技为代表的杭州“六小龙”火爆出圈,引发社会各界对当地清正务实政风的好评。政治生态好,人心就顺、正气就足、作风就优。新时代以来,我们党驰而不息肃清不正之“风”、剔除腐败之“疮”...

    2025-03-05 07:15:27
  • 从传统家训家规中汲取思想精华与道德滋养 弘扬优良家风 建设文明乡风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文明乡风,家风传承是抓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培育文明乡风”作出重要指示。

    2025-03-04 07:15:24
  • 带动消费增 促进产业兴 激活入境旅游发展潜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当前,随着过境免签、区域性入境免签等一系列便利外国人来华的政策举措落实落地,“中国游”持续升温。2024年全国各口岸免签入...

    2025-03-03 07:15:53
  • 遵循世界工业化一般规律更注重立足我国发展实际 抓好实现新型工业化这一关键任务

    工业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新时代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取得历史性...

    2025-02-28 07:15:12
  • 涵养“检身若不及”的自觉

    “检身若不及”出自《尚书·伊训》。商朝右相伊尹告诫刚即位的帝太甲:“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意思是对别人不能求全责备,反省自身要唯恐达不到标准。

    2025-02-27 07:15:20
  • 1111
  • 2222
  • 3333
  • 4444
  • 5555
  • 6666
  • 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