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学习体会 > 正文

不断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日期:2025-05-09 07:10来源:辽宁日报次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思政课建设和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把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起来,把德育工作做得更到位、更有效。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拓宽了教育视野,丰富了教育内涵,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必须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要求,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坚持思政课建设和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是确保思政课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的关键。只有将二者同步推进,才能使思政课教学更加贴近时代、贴近学生实际,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思政课的对象是“人”,是在人的头脑中搞建设。把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思政课建设,能够为学生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他们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增强对国家发展道路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同时,通过推进思政课建设,能够使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地走进学生心中,转化为他们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配合。将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同时带动家庭和社会教育积极参与,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格局。思政课教师要与专业课教师密切配合,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专业教学中,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同时,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社会实践,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感受党的创新理论的强大生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坚持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思政课程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肩负着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重任。课程思政则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各类专业课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二者在育人目标上高度一致,都是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只有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才能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格局,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办好思政课,必须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实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要强化顶层设计。构建协同育人机制,打破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壁垒,促进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课程体系的优化、教学内容的整合以及教学方法的创新,使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形成育人合力。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思政课程要不断提升学术化水平,将党的创新理论与新时代实践相结合,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说服力。专业课程要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将价值观教育融入知识传授中,实现知识与价值的有机统一。创新教学方法与实践。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重要抓手。要通过课上课下、校内校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获得感。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打造线上线下综合教学模式,进一步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其育人能力直接关系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质量。要加强对思政课教师的培训,提升其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以宽广的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把道理讲明白、讲清楚,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掌握和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要引导专业课教师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其有机融入教学内容,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有效融合思政教育“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思政教育“小课堂”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育人阵地。但仅靠“小课堂”还难以让学生深刻理解社会现实,社会“大课堂”则提供了广阔的实践空间和丰富的教育资源。要将“小课堂”与“大课堂”有效融合,让学生在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互动中更好地理解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与个人成长的关系,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把“小课堂”学到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与“大课堂”遇到的社会现实问题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拓展理论视野,实现理论和实践贯通,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要在教育理念上进行创新。打破传统的课堂边界,将思政教育的视野从校园延伸到社会。通过开展社会调研、志愿服务、实习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感受时代脉搏,增强社会责任感。要充分发挥“大课堂”的资源优势,邀请社会各界人士走进校园,为学生带来生动的思政课。如邀请劳动模范、科研工作者、基层干部等走进课堂,分享他们的奋斗故事和实践经验,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奋斗精神。注重教育方式的创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思政教育平台。通过网络直播、在线课程等形式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学习思政理论,同时借助新媒体平台开展互动式、体验式的思政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获得感,激发情感共鸣,培养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