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学习体会 > 正文

释放县域引才磁场效应

日期:2025-04-28 07:10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次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创新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充分激发乡村现有人才活力。在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面对县域产业基础相对薄弱的现实困境,唯有以错位竞争破局、差异化发展突围,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人才工作体系,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方能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构建协同引才新格局,畅通人才汇聚“快车道”。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全力构建“大人才”工作格局,为人才来睢发展铺就“绿色通道”。健全常态化推进机制,每月定期召开人才工作联席会议,严格压实“一把手”抓“第一资源”责任,加大人才资金与资源要素统筹力度,以“头雁效应”引领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聚焦重点人才难题,靶向施策、精准发力,切实增强人才工作实效。深化“双招双引”融合机制,细化政策措施,创新“队伍共建、信息共享、服务共融”模式,推动项目引进与人才引育同频共振、双向赋能。注重发挥乡情纽带作用,吸引本籍在外人才返乡创新创业,带动科创团队扎根睢宁,实现项目落地与人才汇聚的双赢局面。实施“三张清单”精准对接机制,聚焦高层次人才、在外人才、优秀本土人才,从供需两端协同发力,推动人才与用人主体精准匹配,持续拓展“人才朋友圈”。

  打造多元育才强平台,构筑人才成长“新高地”。引才育才需立足实际需求,找准契合县域发展的切入点,避免盲目追求数量。深化与名校、名院、名所、名企的战略合作,推动地方创新需求与院所科技成果、高端人才有效对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通过赴知名高校院所招才引智,精准对接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吸引大批优秀大学毕业生,挖掘储备一批可转化科研成果,为县域发展注入源头活水。深入实施“科创载体倍增”计划,大力培育“高精尖”创新主体,打造院士工作站、省级孵化器等各类科创平台,为人才施展才华搭建广阔舞台。充分发挥科技镇长团桥梁纽带作用,精心打造“一季度一路演”“百名教授联百企”等品牌活动,持续擦亮“名校名所行”“才聚睢宁 智创未来”等人才工作名片。选派海归博士、科技副总入驻重点企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企业创新发展良性互动,实现人才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协同共进。

  优化暖心服务生态圈,厚植人才安居“梧桐树”。环境是聚才之基,服务乃留才之本。聚焦人才“关键小事”,将人才落户、子女入学、住房保障、配偶就业安置、医疗健康等民生关切作为服务核心,化身贴心“店小二”、当好温暖“娘家人”,以“一站式”服务解决人才后顾之忧。拓展人才服务窗口功能,强化人才公寓配套设施建设,完善住房生活补贴发放机制,全方位营造温馨舒适的安居环境。构建全周期服务链条,建立党政领导干部常态化联系服务专家制度,从项目申报、审批,到用工、用地保障,全程跟进、精准服务。对重大人才项目实施“一事一议”定制化扶持政策,确保项目引得进、落得下、发展好。创新金融服务模式,积极争取各类资金支持,为人才创新创业保驾护航。健全常态化沟通联络机制,通过“致人才一封信”传递诚挚敬意,以“新春暖心礼包”送上节日关怀,借“年度人才座谈会”搭建交流平台,多维度加强与人才的情感互动,让县域成为人才向往的创新创业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