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学习体会 > 正文

厚植“四下基层”情感动力

日期:2023-11-22 08:27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次阅读

  “四下基层”是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载体。只有实实在在“下得去”,在基层一线倾听群众意见,改进工作作风,方能真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群众办实事。

  要有愿下的动力。为民服务的质朴之愿,是“四下基层”的初心,也赋予了其长久的生命力。联系群众,莫先乎情,只有怀揣真情深入基层,才能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要举止平实、语言质朴,不说空话套话,与群众语言共通、心心相连,面对面、手拉手地做群众工作,从群众的点滴困难做起,真心实意解民忧。要自觉把自己置于群众的位置,钻大棚、走农家、入田地、到车间,想群众所想、和群众多聊、向群众多问,让决策更合乎群众期盼。

  要有敢下的魄力。基层是干部汲取营养的“土壤”、练强本领的“课堂”,只有下基层摸爬滚打,到基层经受磨砺,才能更接地气、更有底气。要主动扎根急难险重的一线,到条件最差的地方去,到吃劲的岗位上去,和生产生活尚有困难、意见大的群众打交道,加速提升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要保持探求精神,保持昂扬奋发的锐气,敢闯“荆棘丛”、敢入“矛盾窝”,多处理实际问题、多应对复杂局面,既提高统筹协调能力,也培育吃苦耐劳的过硬作风。

  要有常下的韧劲。下基层不是临时性安排,要扎实深入、把脉问策,绝不可走马观花、浅尝辄止。要把下基层当作砥砺党性的常态工作,不滋生惰气、不沾染娇气,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深入基层,坚持不懈地做好事、解难题。要蹲得住、摸得清、帮得实,带着思考常下、带着问题常下,推动问题在一线发现、矛盾在一线化解。要多交基层朋友,从群众创造性的实践中汲取智慧,完善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点、增强工作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