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2-20 08:08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次阅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关心关爱基层干部特别是条件艰苦地区干部。对广大基层干部要充分理解、充分信任,格外关心、格外爱护,多为他们办一些雪中送炭的事情,激发整体活力,使他们能够在基层安心、安身、安业,满腔热情、意气风发地做好基层工作。
政治上激励,让基层干部干有奔头。目前,基层干部流失快、晋升空间小等问题是基层工作的痛点和难点,一定程度上影响干事积极性和事业发展。要树立重视基层、关爱基层的一线考察识别用人导向,坚持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用人原则,符合条件的要大胆使用,提供干事创业的舞台。充分发挥干部考核评价的激励鞭策作用,对长期扎根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以及长期在工作任务繁重、岗位压力大的基层干部,优先调整到条件较好的地方或部门工作;对自愿到基层履职的干部优先晋升一个职级;对在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强边固防等重点任务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干部,在晋升职务职级时优先考虑。
工作上支持,让基层干部干有劲头。对于基层干部来说,组织是靠山,信任是动力。在向基层干部提出“过河”目标的同时,也要帮助其解决“桥”和“船”的问题,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多进行指点、补台、鼓励。切实解决基层干部培训机会少、时间难统筹等问题,通过党校培训、选派基层公务员到高校学习或到发达地区和上级机关挂职等途径,提升基层干部的履职能力;坚持发挥考核指挥棒、绩效驱动器的作用,对基层一线和承担重大工作任务、重点工作的部门单位倾斜考核优秀比例。对在工作中履职尽责、敢于担当的干部,坚持“三个区分开来”的原则,宽容这些干部在改革创新、干事创业、先行先试中的失误、错误,切实保护担当作为的勇气、锐气和正气,为他们成长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生活上关爱,让基层干部干有动力。基层干部是化解矛盾纠纷、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工作中的中坚力量,但他们也是百姓的一员,也同样会面临着就医就学、家庭琐事等现实问题,有合理的利益诉求。组织除“压担子”外,要关心基层干部生活,关注他们的身体健康。同时,对远离家乡和亲人,身处异地的干部给予关怀和重视,建立心理健康关爱机制,将心理健康培训纳入干部培训系列课程,建立“公职人员心理健康咨询室”,提供心理健康测评和“一对一”咨询服务,让基层干部在工作中更有保障、更有动力。
(作者:许洁琼 云南省建水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