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学习体会 > 正文

党性修养不能“退休”

日期:2023-02-08 08:29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次阅读

  在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很多老干部愈发心情激动,精神振奋。作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参与者、见证者,大家为我们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到自豪,也更感到退休后,初心使命不能忘,党性修养不可“休”,新征程中要努力做到“退休不褪色”,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近期,纪检监察机关通报数起已退休干部接受审查调查的消息,让人扼腕叹息,也引起了老干部的关注和警觉。总的看,绝大多数退休干部离职后能正确对待身份地位的变化,以健康、恬淡的心态适应新的环境,投入新的生活。然而,也确有少数退休干部“恋栈”情结重,“不甘寂寞”,有的不时到曾工作过的地方指指点点,干预政事;有的喜欢对后任工作评头论足,说三道四;更有甚者,违背纪律规矩,利用原职权或职务影响为自己和他人谋取私利等。这些行为在群众中造成了恶劣影响,严重损害了离退休干部的群体形象。

  梳理近些年各地查处的退休干部违法违纪案例不难发现,这些人滑向深渊,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放弃了党性修养,丧失了理想信念,背离了纪律约束。2022年5月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离退休干部党员特别是担任过领导职务的干部党员严守有关纪律规矩,进一步增强党性观念和党纪意识。这对离退休干部不仅是一种要求,更是一种关爱。

  退休是人生一个重要转折点。作为党员干部,退休后能不能正确对待身份地位的变化,保持清白的人生晚节,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党性修养。最近,一位入狱贪官在铁窗下幡然醒悟,悔恨“在任时没有真正把党性修养当成自我防病强身的‘良药’,而只是作为教育他人的一种政治口号”。这对广大干部党员包括离退休干部党员具有一定的警示意义。惟有党性强、修养好,才能真正懂得“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关心支持现任领导同志的工作,“不插手”“不干预”,不增添“麻烦”。惟有党性强、修养好,才能真正明白“愈老愈知生有涯,此时一念不容差”。工作上退休了,但党员身份不能退休,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恪守党性原则、严守党纪法规。惟有党性强、修养好,才能真正晓得“放下,便得自在”,放下自私、放下贪欲,放下对名利权位的眷恋和追逐,才不会因背得太多、压得太重而心力交瘁、疲惫不堪,腾出双手去接纳晚年幸福,乐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    

  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最关键的就是要继续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党性观念和党纪意识。离退休干部党员要坚持把政治学习作为加强党性修养的首要途径,“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通过孜孜不倦的学习和改造,补足精神之“钙”,铸牢思想之“魂”,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坚持把守纪律、讲规矩作为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始终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依然认真遵循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不该做的事情不做,尤其是对不该参加的宴请、不该接受的礼品,依然要予以拒绝。一位高空“走钢丝”的杂技资深演员,始终保持“零失误”纪录,其成功秘诀是“越是临近终点越是小心,思想更加集中,精神更加专注,脚步更加谨慎。”物有同性,事有同理。要坚持把拒腐蚀、保晚节作为加强党性修养的必修课,始终保持清白人生。

  “珍重晚来风景好,黄花老圃殿高秋。”离退休干部在新征程中要不断强化自我修炼,坚定理想信念,以更加稳健的步伐,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把光和热发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