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学习体会 > 正文

党建引领幸福家园建设

日期:2023-01-11 08:10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次阅读

  ●要坚持人民至上、强化党建引领,深入推进幸福家园建设,聚力打造组织有力、邻里有爱、生活有质、治理有效、和谐有序的幸福共同体

  ●扎实抓好社区党建,健全“社区党委—居民小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组织架构,全面推行居民小区党建有组织、有力量、有阵地、有经费、有机制,实现党建引领具体化、治理服务精细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东营时指出,“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人民群众的幸福家园”。当前,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社区日益成为人们幸福生活的重要载体,要坚持人民至上、强化党建引领,深入推进幸福家园建设,聚力打造组织有力、邻里有爱、生活有质、治理有效、和谐有序的幸福共同体。

  强化政治引领,凝聚幸福家园建设合力。建设幸福家园,提高生活品质,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要深刻把握“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必须全面、系统、整体加以落实”的要求,坚持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幸福家园建设始终,将其作为牢记嘱托、勇担使命的重要政治任务,研究制定实施意见,强化幸福家园建设顶层设计。着眼破解“无人统、多头抓、落不实”等问题,在全省率先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市委城乡基层治理工作委员会,组建社区党建和社区治理、红色物业、油地共建和民生服务等专项工作组,建立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发挥职能作用的领导体制。在县区创新成立城乡基层治理协调中心,镇街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三级联动、一贯到底”的幸福家园建设领导体系。深化幸福家园建设重在基层、难在基层的认识,深入推进镇街管理体制改革,取消招商引资任务及相应考核指标,严格实行镇街职责任务清单化管理,提升服务能力,进一步推动镇街由管理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

  强化组织引领,筑强幸福家园建设堡垒。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在增强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上持续发力,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扎实抓好社区党建,下沉抓实居民小区党建,以居民小区为单位成立党组织,健全“社区党委—居民小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组织架构,全面推行居民小区党建“五有两化”,即有组织、有力量、有阵地、有经费、有机制,实现党建引领具体化、治理服务精细化。推进居民小区党组织书记专职专干,从转任非领导职务干部、离退休干部、社区工作者等群体中选派党组织书记,全面配齐网格长、楼栋长、单元长、庭户长“四长”队伍,壮大幸福家园建设基层骨干力量。搭建“逢十议事”平台,固定每月10日为小区党群议事日,通过小区议事大家谈、网格议事、“四邻”议事、“书记居民面对面”等方式,小区党支部牵头业委会、物业公司、“双报到”单位、居民代表等开展议事协商,以“急难愁盼”问题破解提升社区居民幸福感。坚持“干而论道”,建设山东幸福家园社区学院,常态化开展培训实训,打造城市基层干部赋能、关爱、成才的“温馨港湾”。

  强化服务引领,打造幸福家园品质生活。要坚持人民至上,准确把握为民造福的本质要求,以社区为主阵地,以增强为民便民安民功能为重点,聚焦需求、升级服务,把建设幸福家园作为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升级版”,打造具有烟火气的幸福生活。开展党群服务中心“迭代升级”专项行动,构建“市—县区—镇街—社区—小区”五级阵地体系,突出功能优化,推行错时延时、帮办代办等服务制度,让党群服务中心更有人气、更聚人心。推行社区党组织领办公益市集,动员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爱心企业、志愿者队伍等各类组织共同参与,依托居民小区公共空间,通过摆摊设点开展红色宣讲、暖心关爱、政务上门、文化体验、社区好物等活动,集中为居民提供多元化公益服务,营造更有人情味的邻里生活场景。紧盯“一老一幼”等重点群体,完善服务体系,开办社区“幸福食堂”、养老服务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配建“幸福书房”,开设素质拓展、社区实践等课程,让服务更精细精准。坚持应放尽放,市县两级向街道下放政务服务事项,增加社区直接办理事项,推行门诊慢性病医保延伸服务,让行政服务事项沉到家门口。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明确建设标准,推广智慧养老、智能技防等智慧场景应用,为居民提供“应急呼叫”“智能安防”“一键送餐”等智慧服务,以信息化手段推动社区服务优化升级。推动街道(乡镇)设立社区慈善基金,社区设立微基金,通过社会募集、社区资源置换等方式拓宽基金来源,推动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更有能力、更有底气。

  强化机制引领,构建幸福家园善治场景。坚持以党建为统领,以网格党建重塑基层治理体系,加快构建“治理单元网格化、治理体系协同化、治理方式多样化、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体制扁平化”的基层治理“五化”新格局。完善“网格发现、社区研判、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基础网格、专属网格、专职网格员作用,快速有效解决居民诉求。建立机关党员干部包保小区、楼栋责任制,在小区内全面配备“兼职楼栋长”,全面掌握包保小区、楼栋的户数、人数、人口结构、特殊群众、风险隐患、居民诉求等基本情况,完善“平急结合”机制,平时联系服务、急时冲锋支援。全面加强党建引领业委会建设,深化社区物业党建联建,组织物业项目负责人认领社区党建服务项目,组建“红色物业”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治理服务,巩固拓展“红色物业”建设成果。针对平台经济产生的大量新就业群体,依托交通、商务、市场监管、邮政等部门成立行业党委,引导其参与城市治理和幸福家园建设,组织快递员、外卖送餐员到社区党组织“报到”,聘请快递员和外卖送餐员担任“移动网格员”,随时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解决,聚力绘制幸福家园建设的“同心圆”。

  (作者:刘忠远    山东省东营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