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学习体会 > 正文

塑造人才引领发展新动能

日期:2023-04-11 08:19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次阅读

  ●在评价激励上放活,形成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坚持包容“十年不鸣”、静待“一鸣惊人”,探索创新创业尽责免责、容错纠错机制,让各类人才大胆想、敢于闯

  ●坚持向选好用好人才要创新要发展,突出高精尖缺引进领军帅才,坚持以“头雁”引领“雁阵”,吸引更多领军人才带项目、带技术落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和核心要素,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面对区域竞争新态势、现代化建设新要求,要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地位,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做足做实做好引育留用文章,推进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塑造人才引领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开辟牡丹江现代化建设新赛道。

  坚持党管人才,以更高站位拓展人才集聚格局。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我国人才体系的鲜明政治优势。要强化顶层设计,树立抓人才就是抓发展理念,立足发展阶段、产业需求和重大战略,加强人才工作调查研究,开展产业人才“大走访”活动,完善人才工作规划和行动计划,建立人才发展和工作监测评估体系,明确工作重点任务和方向路径,科学绘制与“产业地图”交相呼应的“人才地图”,实现人才集聚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要强化机制创新,用足用好龙江人才振兴60条和牡丹江人才引领发展20条等政策,深化政策创新和体制机制改革,加速人才政策体系更新迭代。在人才管理上放权,在编制使用、岗位评聘、科研经费管理等方面赋予用人单位更大自主权,建立健全市县两级事业编制“周转池”制度,为重要领域、关键岗位及重点工作、重大项目提供编制保障;在项目生成上放开,优化科研项目管理机制,探索实行企业技术难题竞标、“揭榜挂帅”等制度,赋予科研人员更多的技术路线决定权、经费支配权、资源调度权;在评价激励上放活,巩固拓展“四唯”整治成效,形成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坚持包容“十年不鸣”、静待“一鸣惊人”,探索创新创业尽责免责、容错纠错机制,让各类人才大胆想、敢于闯。要强化组织保障,把人才工作重点任务纳入“四个体系”推进落实,强化县区委书记和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党组书记第一责任、组织部门直接责任,推动分行业分领域抓实抓细人才队伍建设。

  坚持精准引才,以更实措施打造人才汇聚高地。坚持向选好用好人才要创新要发展,实行更开放更积极更有效的人才政策,释放强劲的人才磁吸力。突出高精尖缺引进领军帅才,坚持以“头雁”引领“雁阵”,充分发挥区位、开放、生态、文化等比较优势,深化与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战略合作,开通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直通车”,实施高精尖人才“领跑工程”,健全柔性引才机制,实行“一事一议”,吸引更多领军人才带项目、带技术落地发展。突出产才融合引进产业英才。聚焦“4428”产业发展格局,编制重点产业核心人才库和紧缺人才谱,靶向引进产业技术人才团队。实施“雪城组工助企专项行动”,深入重点企业解难题、办实事,为企引才、助企留才。拓展市场化引才渠道,与猎头公司、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深化合作,探索定赏猎招、定向点招、定岗特招聘任机制。突出实用实效引进行业匠才,发挥牡丹江职业技能教育优势,与国内高水平大学开展人才共育合作,抓好定向培养、带培带教,引进培育一批掌握技术绝活、擅长基础工艺的高技能人才。突出科学储备引进青年俊才,持续开展“市委书记进校园”“雪城优才”等活动,拓展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模式,实施“雪雁归巢工程”,吸引更多优秀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

  坚持系统育才,以更宽视野搭建人才培养平台。人才的竞争首先是人才培养的竞争,要充分发挥政府、高校、创新平台等方面作用,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持续完善干部人才培训机制,坚持内部培训和外埠培养、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量身定制培训菜单,分类做好专题培训,通过“上挂下派”和横向交流等方式锤炼干部,选出一批专业能手、特色专才赴沿海发达地区交流挂职,不断提升干部队伍引领现代化建设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持续释放高校育才策源地作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政府定向培养、校企联合培养等方式,建立企业科技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数字金融人才等本土人才培育基地,培育符合产业定位、发展前景好的专业人才;从高校、企业、毕业三个维度,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有效提高在牡高校毕业生留牡率。推进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头雁”团队工作站、博士后流动站、技术创新中心等优质科研平台建设,支持园区、企业、行业组织建设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围绕国家建设向北重要开放窗口定位,主动融入“构筑向北开放新高地”战略布局,依托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走开放路、打自贸牌,积极创建中俄科学家论坛,探索建设中俄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中俄大学生实践基地、中俄职业技能培训基地等国际化“人才飞地”和创新创业共同体。

  坚持用情留才,以更优服务营造创新生态。吸引集聚人才靠政策更靠服务,比真金更比真心。要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服务举措,加快构建事业有空间、工作有平台、生活有品质、社会有地位的全方位综合服务保障体系。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坚持以用为本、重在使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打通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才流动通道,建立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交流任职制度,做优做实政企人才共享机制。加强乡村振兴、文教卫生、社会管理等领域专业人才使用,推动优秀人才到重点项目、重大工程和基层一线实现价值。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化人才服务集成化攻坚,高标准打造“一体化”人才服务体系,建设“一站式”人才综合服务信息管理平台,强化线上线下和部门间衔接,打造“企业人才吹哨、各方服务报到”模式。建立领导干部联系优秀人才机制,配齐配强人才服务力量,丰富人才“居养亲学医游行”无忧政策包,为人才解决住房条件、子女教育、配偶安置、户籍迁移、医疗保障等问题,定期开展“点对点”“面对面”联络服务,提供更加精细化、个性化的优质服务。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体系,大力宣传表彰优秀人才,让一流人才、一流贡献获得一流报酬,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

  (作者:张鸿雁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