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综合 > 正文

朝阳市龙城区“产业链”盘活扶贫“供需链”

日期:2020-11-12 11:09来源:辽宁先锋次阅读

“今年我们大力推进镇村的香菇产业项目扶贫帮带,全村69户贫困户通过流转土地、就近打工等方式达到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老百姓可高兴了。”联合镇北台村子第一书记王刃兴奋说。

打赢脱贫攻坚,产业扶贫是关键。朝阳市龙城区把脱贫攻坚作为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和最大的民生工程,坚持“党建统领、三级联动、产业支撑”的战略思路,将脱贫攻坚与推进“做优产业富民”结合,按照“大项目覆盖支撑、小项目叠加补充”的整体思路,通过“党支部+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方式,推进扶贫主导产业与叠加扶贫产业配套发展,实现了全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扶贫全覆盖,走出一条党建引领、产业带动的特色扶贫之路。

QQ截图20201112111459.jpg


区级统筹

打造“一投永益”的稳定能源

  光伏扶贫是国务院确定的“十大精准扶贫工程”之一。龙城区全力将扶贫开发、新能源利用和节能减排相结合,将政策和资金向光伏产业倾斜,利用全区扶贫专项资金,大规模兴建区级、村级、户用光伏电站,将光伏效益全部用于给贫困户分红。在调研选址的基础上指导各村切实解决好投资、建设、收益、分红等问题,实现了村集体增收和贫困户摘帽。自2016年以来,全区累计形成户用光伏、村级光伏扶贫电站等集体资产4500万元,年收益650万元,使全区4000多户贫困人口户均增收1400元,开辟了稳定的增收渠道,实现了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精准扶贫的转变,给老百姓吃上了“定心丸”。

QQ截图20201112111609.jpg


镇街牵头

发展“因地制宜”的特色产业

龙城区9镇街以促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为核心,按照稳规模、提质量、增效益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扶持资金、奖补资金和乡村振兴资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主导经济产业。城郊的镇街结合实际创建物业管理公司和停车场管理等项目;农村土地资源丰富的,盘活土地资源、发展特色种养殖等产业,目前9个镇街均建立了产业集聚效应,分别形成了香菇种植、奶牛养殖、红色物业等特色主导产业,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入股,获得劳动报酬和分红收入,逐步实现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我们联合镇坚持发展香菇产业,现有12个村、9个村都在种植香菇,有640栋标准化大棚、9个香菇种植基地、2个菌棒生产基地,实现产值近亿元,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达60万元、带动贫困户801户,特色产业拉动效应逐渐突显。”联合镇党委书记邢志柱激动说。

QQ截图20201112111752.jpg


村社联盟

共营“党支部+”的实体经济

“没想到自己能在家门口工作,既能赚钱又能照顾家,多亏合作社对我的照顾,我对以后的日子更有信心了。”脱贫户孟宪富说。近年来,龙城区从选优配强村书记入手,加大能人型、企业家型村书记选配力度,69个行政村培养“能人型”村书记56人,增强了村两委班子的致富带富能力。同时鼓励村两委班子因村制宜成立合作社,采取“党支部+经济实体+贫困户”模式,引导贫困户通过流转土地等方式入社入股,以赚取务工报酬和股份分红等方式持续增收。目前,69个行政村均成立了党支部领办创办的经济实体,60%以上的村都有自己的主导产业,村集体收入全部超过5万元、10万元以上村达80%,真正形成了脱贫致富长效机制。大平房镇八棱观村党支部书记康洪波领办的金秋惠农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500亩种植小麦,建立了面粉加工厂、油脂加工厂等小企业,使村集体年增加收入10万元以上,每户贫困户增收1500元,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收入,提高了贫困户的生活幸福指数。

QQ截图20201112111859.jpg

在脱贫攻坚的收关之年,龙城区将继续按照“村村有脱贫产业、户户有增收门路”的思路,以贫困户发展产业就业和行政村产业基地全覆盖为目标,努力实现由“输血式”救济向“造血式”帮扶转变,确保贫困户脱贫不返贫,推动龙城经济发展向产业振兴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