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5-19 07:30来源:组织人事报微信公众号次阅读
近年来,辽宁沈阳和平区深入开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聚焦推动组织体系更加严密、治理队伍更加过硬、区域共建更加牢固,全力打造“幸福新社区”。
聚焦组织建设,织密基层治理“幸福网”
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加强组织体系建设贯穿到基层治理全方位、全过程。
一是党组织建在网格,健全完善“10个街道党工委—116个社区党组织—929个小区(网格)党支部—1763个楼栋党小组—2205个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体系建设,将党组织建在网格上,把党员嵌入网格中,让群众感到党就在身边。
二是专业力量下沉网格,按照城市老旧小区200至300户、等级物业小区300至500户左右的标准,合理划分社区网格1213个、科学配备专职网格员1213人;下沉公安、信访、应急、房产、城管执法、水电气热等专业力量560人到社区,同步公示专属网格员的相关信息及联系方式让小区居民可以及时联系,确保群众“找得到人、办得成事”。
三是问题解决在网格,不断深化“12345热线+网格化”改革创新成果,按照“八定”工作法、“三拍”解决法快速处置,抓实“发现—解决—督考”强化闭环管理。今年以来,受理14条民生诉求渠道案件22015件、办结13440件,社会治理网格及智慧城管主动发现问题25490件、办结19539件。
聚焦骨干培育,锻造基层治理“生力军”
在基层干部选育管用上持续发力,有效激发基层治理内生动力。
一是蓄足“源头活水”,储优备足社区“两委”成员后备力量,按照“1职2备”标准,组织10个街道采取个别谈话、上门走访等方式深入摸排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离退休公职人员等人群,将有群众基础、有发展思路、有带动能力、有奉献精神的1684人纳入后备人才库,为社区“两委”换届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强化“充电提能”,建立“区级重点培训—街道全面培训—小班专项培训”机制,举办基层党组织书记、副书记及区直单位党务工作者培训班,采取“主课堂面授+分课堂直播”形式培训2453人;街道党校每月制定计划对社区干部进行兜底培训,开设群众工作、矛盾调解、应急处突等课程,突出实务讲授、实景教学、实例研讨,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培训活动49期、培训1940人次。
三是推动“雁阵齐飞”,围绕破解社区工作者“不是不想干、而是不会干”的群众工作痛点,创新建立胡静琴书记工作室驻街道工作站,将大量鲜活的社区一线真实案例融入培训课堂,总结推广“微网实格”等优秀经验,目前已培训13期、670人次,参训学员学以致用,在走访入户、应急处突、隐患排查等方面更有招法,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焦多元共治,共画基层治理“同心圆”
充分激发多方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引导和鼓励辖区企业、志愿者、在职党员等社会力量下沉到基层,常态化参与基层治理、服务群众。
一是凝聚治理合力,持续深化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建设,通过广泛推荐、组织讨论、上级批复、公开公示、及时备案等5个步骤择优吸纳党建联席会议成员1423人,构建组织联建、党员联育、活动联办、资源联用、帮扶联做的区域化党建发展新局面。
二是健全工作机制,建立民情民事“收集、研判、交办、督办、评价、反馈”六步工作法,有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29个;比如,长白街道沙岗社区与环宇城、中海和平之门物业召开党建联席会议,打开小区直通地铁闸门,将环宇城地下通道开放时间提前至6点30分,有效缩短小区上班族通勤时间,惠及居民350余人。
三是创新活动载体,实施“四个一”行动,即“建一支在职党员志愿队伍、与一户重点人群结对帮扶、办一件力所能及民生实事、让一处城市环境整洁优美”,7268名在职党员常态化下沉网格开展环境整治、矛盾调解、政策宣传、困难救助等志愿服务活动,今年以来,帮助居民解决各类难题218件,不断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共建幸福新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