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农村 > 正文

新民市红岭村:强基善治,让乡村焕发全新活力

日期:2025-04-14 07:10来源:沈阳日报次阅读

  素有“红色村庄”美誉的新民市姚堡乡红岭村紧紧围绕文明村镇创建要求,多点发力、全面推进,从基层治理到设施建设,从环境改善到产业发展,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浪潮中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文明创建之路。

  善治促文明 凝聚民意解纷

  红岭村党总支强化红色思想引领,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红色文化,宣传红色事迹,定期开展党员示范户、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推行积分治理,设立积分超市,将环境治理与村民积分挂钩,根据积分排名在100余户村民门前栽种向日葵,有效激发群众参与人居环境长效治理的内生动力。

  村“两委”成员通过入户走访、召开党员大会等方式,向全村57名党员代表征求意见和建议,收集整理168条涉及村容村貌、产业发展等建议,纳入红色村建设计划。组织45名村民代表及志愿者成立环境整治等5支先锋队,引导村民积极参与村庄建设,累计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58件次,化解矛盾纠纷26件,营造了和谐稳定的乡村氛围。

  基建筑文明 完善设施强根基

  作为抗日民族英雄高鹏振战斗过的地方,姚堡乡深入挖掘红岭村及周边抗战历史,共收集照片300余张,马鞍、步枪等实物100余件。红岭村严格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对村内革命旧址、先辈故居进行了全面梳理与修缮保护,保持了遗址的历史风貌和真实性,使其重现昔日光辉,成为鲜活的历史教材。

  优化乡村基础设施,红色文化长廊、广场平整、健身器材安装等同步推进,水塘、湿地公园完成地形整理,对入村道路进行拓宽,对村庄绿化、亮化进行整体规划,征收村道路两侧林地10.72亩、三年生树木2372棵,将2.3公里道路由原来的5米拓宽至7米,进一步提升村庄整体风貌和发展承载力。

  品牌塑文明 融合产业促发展

  乡村两级协同发力,邀请技术专家深入红岭村种植大户红艳种植专业合作社,指导冷棚种植科学方法,提升产量并精准控制瓜果上市时间。同时以“万名农民进职校”活动为契机,挖掘培养26名乡村实用人才,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切实为产业发展注入人才动力。全村建立7个党群共富责任区,发展设施农业冷棚项目。目前,全村冷棚面积达6500亩,并建成果蔬暖棚200亩。

  村“两委”成员刘闯注册成立新民市甜美红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发展特色产业,有效推动冷棚西瓜特色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为打造特色文旅品牌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公司吸纳30名社员,带动农户增收390万元。

  整治创文明 美化环境展新貌

  红岭村安排专人定时清理公共区域与村民生活垃圾,实现日常清理常态化,确保村内道路、街巷无堆积垃圾。垃圾桶合理分布并及时清运,维持村容整洁。村里还成立了环境整治督察领导小组,建立日常巡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监督机制,巩固整治成效。

  定期开展环境卫生集中大清扫,组织村民与志愿者团队,对卫生死角、河道沟渠、闲置空地等重点区域进行全面清理,改善村庄整体面貌,提升村民居住舒适度。

  村“两委”相关人士表示,文明创建没有终点,红岭村将继续在基层善治、设施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提升乡村文明程度,让乡村焕发全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