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3-04 07:25来源:辽望·先锋次阅读
近年来,丹东市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在技能人才培育、评价、使用等方面持续用力,厚植技能人才成长沃土,积极打造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立足需求,在“育”上下功夫。丹东市制定出台《鼓励驻丹职业院校学生留丹就业创业奖励办法》,鼓励支持民营企业结合自身需求与域内院校联合育才,实现企业与职业技能人才“双向奔赴”,推动46家科技型企业与3所技工院校签订人才培养“订单”,靶向培育和输送技能人才815人。依托丹东市技师学院建立“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以数控加工、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装配钳工及焊接加工等四个专业为主,面向社会开办中、高级技能人才培训班,3期217名毕业学员全部获得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认证,42名学员因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得到升职加薪。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培训补贴制度,定期组织开展企业技能岗位新入职及转岗员工培训,对于取得中、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的参训人员,分别给予所在企业5000元/人、6000元/人培训补贴。
突出导向,在“评”上下功夫。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命名表彰10名长期奋战在企业一线且技术高超的“丹东工匠”。聚焦丹东钟表品牌历史和文化传承,在手表设计、装配、模具、刀具、车工、夹具6个领域分别选拔1名“丹东制表大师”,提高钟表艺人高精密加工技术和技艺创新能力。全面开通职称评审“直通车”,拓宽人才职称评审渠道,对取得重大研究成果、解决重大技术难题、推动经济发展作用突出的优秀技能人才,可不受学历、资历限制,经考核认定后直接评定相应职称,2023年以来,145名企业技术骨干先后取得中、高级职称,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澎湃人才动能。
搭建平台,在“用”上下功夫。在全省率先打造“智慧化人力资源市场”,打通招聘、求职信息互通“最后一公里”,实现省、市、县、乡人社系统就业数据四级共享,系统自动向供求两端推送信息,匹配度达到80%以上,基本实现精准画像、快速匹配、智能推送。同时结合丹东短期、临时、灵活等“零工经济”用工需求,2024年在系统内部新开辟“短零工市场”信息板块,让掌握更多技能的各类人才“身兼多职”增加收入。平台自2021年开通以来,成功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61场,发布就业政策信息33期,累计帮助2000余名技能人才找到心仪的就业岗位。通过新媒体平台,每周至少开展1次“直播带岗”活动,线上累计对接服务各类技能人才9700余人次,参与企业600余家,总浏览人数突破15万,实现“人找职位”向“职位找人”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