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3-03 07:10来源:辽望·先锋次阅读
社区是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更是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近年来,营口大石桥市持续推动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不断创新实践,扎实推进“幸福新社区”建设向纵深发展,以社区治理这一“小支点”撬动城市治理这一“大杠杆”,努力构建党建引领、多方共治、共建共享的城市社区治理新格局,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日前,记者走进大石桥市“幸福新社区”建设代表性社区——镁都街道振兴社区,深入采访一个“小社区”是如何书写基层治理“大文章”、托起居民“大幸福”的。
“2020年我刚到振兴社区工作时,社区人员结构复杂,居民楼老化,公共设施陈旧且无物业管理,社区党员年龄结构老化,政策知晓率低……”社区党委书记周游回忆道。在今非昔比的振兴社区,在满是欢声笑语的社区活动室,记者欣喜地看到:社区环境整洁优美,文化休闲、运动健身、社区食堂等服务功能齐备,一面面锦旗无声地映射着社区工作者浓浓的为民初心,居民自发组建的舞蹈队正在快乐地翩翩起舞……
振兴社区常住人口有5322人,其中60岁以上居民近半。近些年来,振兴社区坚持党建引领,把加强党的建设贯穿到网格化基层治理全方位、全过程,践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两邻”理念,致力于打造“有颜值、有温度、有内涵”的老年友好服务型幸福社区,全面提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质量水平。
严密的组织体系是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也是基层治理重要的力量支撑。振兴社区党委严格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充分发挥党的组织生活作用,不断创新学习形式,丰富学习载体,持续强化社区党组织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和运用;制作“送学包”,对支部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老党员们开展“送学上门”走访活动,确保支部党员不漏学、不缺课、不掉队;推进党的组织和工作从社区向小区、楼栋等末梢单元延伸,以党的组织体系全覆盖提升综合网格善治效能;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精准对接群众需求,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普惠公共服务。
“在我们社区,每个楼道里都有这样的网格公示牌,网格长、网格员的姓名和联系方式,附近的超市、药房、宅急修等便民服务热线等信息一目了然,非常方便。”社区李阿姨向记者自豪地介绍,“除了网格公示牌,我们还有网格微信群,像我们这些上了岁数的老年人,有事或有需要可以直接在微信群里说,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社区贴心的优质服务。”为优化拓展社区服务功能,振兴社区筹集资金修缮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深化“1+4+X”社区服务阵地体系建设,倾力打造了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党建工作室、新时代文明实践室、志愿服务室、医疗卫生室、档案资料室、图书阅览室等,构筑起为民、便民、惠民的坚强阵地。
走进振兴社区的“志愿者银行”,琳琅满目的生活用品映入记者的眼帘。一位社区工作者兴致勃勃地向记者介绍:“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便可以获得‘爱心积分’,按积分兑换相应的生活用品。这个举措大大提高了社区志愿者的身份认同感和社区归属感。”近年来,振兴社区党委凝聚多方力量,创新建设了“红色驿站”,用“小驿站”传递“大温暖”:建设“爱心理发屋”,为社区70周岁以上的老人、残疾人、低保户、立功受奖的军警人员免费理发;建设“爱心休闲驿站”,为居民、外卖员、环卫工人等提供休息场地和学习娱乐场所;建设“健康驿站”,为居民免费提供上门检测血压血糖、送药等服务;建设“爱心志愿者驿站”,联合驻街企业共同打造“志愿者银行”,吸引、激励更多居民加入社区志愿者队伍。
“足不出社区,老年人就能体检、吃上食堂的可口饭菜,社区还提供各种暖心助老服务,让老年群体的晚年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幸福。”居民马大爷笑容满面地评价振兴社区,幸福之情溢于言表。近年来,为全方位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振兴社区为60岁以上老年人建立了电子档案,制作印发社区便民服务卡,联合共建医院开展“健康义诊”“健康大讲堂”“健康咨询”“送医上门”等活动,广受老年居民欢迎。大石桥市首家社区“助老食堂”便“诞生”在振兴社区,每天提供早中晚三餐,60周岁以上老年人、特困和低保户人员均可享受不同额度的充值优惠和就餐补助,90周岁以上和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可享受免费配餐上门服务……
“小社区”全力以赴办好民生“微实事”,书写基层治理“大文章”,自然会托起居民“大幸福”。在如今的大石桥市,与振兴社区争相媲美的社区还有很多,大家的目的只有一个——让群众更幸福,让城市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