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2-18 07:10来源:沈阳日报次阅读
在沈阳市大东区,有一个充满暖意与活力的地方——长安社区。在这里,创新开展的党建工作,通过活跃的基层治理“神经末梢”,促进了服务效能的提升,把党的温暖与力量传递到每家每户,让社区真正成为居民心中无可替代的温馨港湾。社区党委通过共商共议、邻里守望、志愿服务等一系列扎实且暖心的举措,深度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凝聚起各方力量,奏响了一曲和谐奋进的社区治理乐章。
共商共议 激发社区治理新活力
建成30多年的长安小区,设施陈旧老化,服务短板凸显,改造迫在眉睫。2023年,大东区对长安小区启动整体改造工程。在改造中,社区党委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广泛听取居民心声,在补齐设施与服务短板的同时,保留了历史和工业风貌。首批住户王福山感慨地说:“小区废弃锅炉房成功改造为党群服务中心,给居民提供了活动空间,旧烟囱也按居民意愿得以保留修缮,留住了咱们工业城市的历史记忆。”
长安社区党委深知,社区治理需多方协同,党组织要发挥核心引领作用。党委将党的领导贯穿社区治理全过程,进一步强化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完善四级组织体系,使党组织成为社区治理的坚强核心。同时,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广大居民积极参与社区事务。此外,社区党委还构建起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广泛吸纳17家辖区内的社会组织、物业管理公司、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社区建设。每月定期召开会议,根据居民议事会和网格诉求汇总形成“需求清单”,在此基础上精准生成“任务清单”,深入商议解决方案后,形成“服务清单”,有力推动联建共建。
小区改造过程中,社区通过居民议事会广泛征求意见,从楼体粉刷到道路铺设,再到停车位规划,每个细节都充分考虑居民意愿。热心居民钱阿姨等党员和居民志愿者,主动收集意见并及时反馈给施工方。当施工遇到难题时,社区党委又迅速召集居民进行座谈,共克难关。居民间因改造发生矛盾纠纷,社区和志愿者及时予以调解。大家还自发监督工程施工,确保改造工程高质量完成。如今,老旧小区面貌一新,党群服务中心的多功能厅、阅览室等多个功能区,增强了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邻里守望 编织社区和谐幸福网
远亲不如近邻。在长安社区,邻里守望不仅是一句温暖的话语,更是化作实实在在的行动。社区党委积极倡导邻里守望的文明风尚,通过一系列举措,编织出一张和谐幸福网,将党的关怀和邻里温情传递到每一户居民家中。
社区以精准服务为导向,对独居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进行重点标注,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实际需求,建立详细的台账。与此同时,精心调配党员志愿者力量,按照楼栋进行定岗设置,确保有困难的群众都能得到关怀。独居老人马阿姨住在长安小区6楼,行动极为不便,难以独自下楼。了解情况后,对门的党员志愿者家庭承担起照顾马阿姨的责任,每天都像家人一般,帮忙买菜、购置生活用品,还贴心地帮忙清理垃圾。春节期间,对门邻居需要离开一段时间,放心不下马阿姨,便提前包好饺子送到家中,这份细致入微的关怀,让马阿姨不再感到孤单。
居民王叔和楼上邻居的故事,同样传递着邻里温情。楼上邻居每次出门都会把钥匙放在王叔家,委托王叔帮忙照看。而楼上邻居下楼时,也总会顺手帮王叔带走家门口的垃圾。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成为邻里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关爱的生动体现。
此外,社区党委积极组建各类文艺队,涵盖舞蹈、歌唱、戏曲等多个领域,为居民搭建起沟通交流和休闲娱乐的优质平台。在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中,居民们欢声笑语不断,邻里间的关系也愈发融洽,进一步增强了居民的归属感和凝聚力,让社区的幸福之网越织越密。
志愿服务 传递社区温暖正能量
长安社区党委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精心组建多支党员志愿服务队。党员们就像一面面飘扬的旗帜,引领着社区志愿服务的方向。同时,社区党委广泛动员社区居民、驻区单位等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形成了“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志愿服务队围绕环境卫生整治、文明城市创建、关爱困难群体等方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
在环境卫生整治中,党员志愿者冲锋在前,带头清理垃圾、铲除小广告、整治乱堆乱放,居民们纷纷响应,共同参与,打造了整洁优美的社区环境。节假日期间,志愿者走进独居老人、困难群众家中,送去慰问品和关爱,让他们真切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长安社区还积极引入第三方,运营长者食堂、城市书屋、四点半学堂等项目,方便居民生活,呵护“一老一小”。通过便民商铺精准帮扶,解决生活困难居民的就业问题。社区“15分钟便民生活圈”,涵盖商超、餐饮店、快递点、药店等各类服务,极大地方便了居民生活。
每天在社区忙忙碌碌,但始终热情满满的社区党委书记曹雪表示:“我们将持续以党建为引领,不断探索创新社区治理模式,用心倾听居民心声,把居民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转化为惠民利民的生动实践,进一步提升‘治理精度’、传递‘幸福温度’,让居民在社区中找到强烈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共同把长安社区建设成为温馨、和谐、美好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