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综合 > 正文

辽宁:打响“东港草莓人”劳务品牌

日期:2024-12-02 07:20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次阅读

初冬时节,草莓抢“鲜”上市。“快尝尝!”三步并两步,辽宁省东港市椅圈镇李家店村的夏广文从垄沟里跳过来,手捧一把草莓,果肉饱满、色泽亮丽,咬上一口,味道甜美、香气浓郁。“这就是东港草莓,又叫99草莓。”30岁的夏广文,去年回村帮父母种植销售草莓,“管理精细,亩产能到8000斤以上,效益很可观。”

辽宁省东港市被誉为中国草莓第一县,优越的生态条件为草莓生长创造了极佳环境,也造就了东港草莓独有的口味和优异的品质。

多年来,辽宁省委省政府坚持把“树一个品牌、富一方百姓、强一域经济”作为经济发展战略之一,由辽宁省人社、财政、农业等21部门制定出台《关于劳务品牌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建设一批知名度、认可度、美誉度较强的劳务品牌,打造20个领军劳务品牌”。辽宁人社联合相关部门,通过开展劳务品牌建设调研和劳务品牌指导及培育服务,搭建起政府主导,协会、企业多方协同参与的发展合作机制,共同推进劳务品牌建设和劳务经济发展壮大。

贯通产业链,增强竞争力,让品牌“更响”

通过积极发挥人社部门作用,制定差异化政策、实施个性化服务、开展针对性宣传等,引导支持“东港草莓人”劳务品牌发展壮大,让草莓成为东港名副其实的“当家果”。

“东港草莓人”劳务品牌实施“企业+农户+基地”“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生产模式,依托草莓专业合作社,集中发展东港草莓生产基地,培育草莓种植、加工、包装等行业,着力打造东港市草莓生产基地。目前全市10万余名农民从事草莓生产,年人均草莓收入11538元,占总收入的60%以上。全市拥有草莓专业合作社500余家、家庭农场100余户,东港草莓占地面积20.56万亩,年产量32.2万吨,鲜果产值达64.4亿元。

依托独特品质,通过“品牌赋能+电商营销”,加上日益完善的冷链配送体系,东港草莓销售市场逐渐扩大,价格逐年攀升,产品供不应求,远销国内外。

培育人才链,夯实支撑力,让技艺“更精”

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强化就业推荐、制定品牌标准、增强品牌信誉等,提升“东港草莓人”劳务品牌质量。“东港草莓人”劳务品牌主体东港草莓协会不断加强与辽宁草莓技术科学研究院合作,草莓研究所拥有650万元科研资金、种苗组培工厂等资产和20多人组成的科技团队,各乡镇农服中心设1—2名草莓技术员,先后举办技术培训班、现场技术观摩培训会、现场交流会20余场次,培训农民800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0000余份。

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培训就业率达到98%以上,合作社、家庭农场成为劳动力就业主渠道。目前,东港市拥有合作社495家、家庭农场85家,50亩以上集中连片设施小区达195个,全市年销售额达到亿元的合作社有5家。从业人员经过技术培训后,在自建日光温室或者承租的日光温室等设施从事草莓相关农事活动,接受属地人社部门常态化技术培训服务,生产环节接受工商局、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检查管理。合作社家庭农场的发展,有力推动东港草莓种植由农民“单打独斗”向规模聚集发展,进一步提升标准化、规范化生产程度。

提升价值链,扩大影响力,让行业“更兴”

辽宁省人社厅创新开展劳务品牌展示交流活动,交流工作经验、扩大品牌知名度;开展省级劳务品牌认定工作,全力提升劳务品牌价值;选树劳务品牌典型人物,发挥典型引路作用。通过多项举措打造和保护“东港草莓人”劳务品牌,做大东港草莓产业。“跨界融合,强势破圈”是当前“东港草莓人”打响品牌的鲜明特点。以文化旅游节为载体,举办了两届全国草莓文化节,进一步扩大“东港草莓人”劳务品牌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结合体育赛事活动,冠名辽宁东港草莓女排、辽宁东港草莓足球队,通过结合体育赛事扩大品牌受众群体,推广东港草莓,进而打造“东港草莓人”劳务品牌。现在“东港草莓人”劳务品牌基地,是“全国优质草莓生产基地”、“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国家现代农业(草莓)产业园。东港草莓集“中华名果”“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最受欢迎的区域公用品牌百强”“第十八届农交会最具影响力农产品品牌”等荣誉于一身,深受各方肯定。

“东港草莓人”劳务品牌有效助推了高质量充分就业,品牌主体现拥有18个乡镇分会和注册会员2800多人,带动农民就业15万人,加工企业会员40多个,年加工量4万余吨,出口3万吨,创汇150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