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城市基层 > 正文

辽宁沈阳沈河区万莲街道:党建项目赋能提速早市经济发展

日期:2024-05-22 08:20来源:城市先锋行次阅读

  随着小河沿早市频繁“出圈”、一路走红,为实现早市管理和服务水平再提高、再升级,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万莲街道党工委聚焦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着力打造“红色沿火、河你有约”早市党建项目,助推小河沿早市整体焕新蝶变、蓄势跃升,让东北特色烟火气为城市蓄能,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动力、新优势。

  “双覆盖”搭建“党建+”场景

  万莲街道党工委坚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将党建思维与经营服务理念深度融合,通过实现组织覆盖和功能覆盖,搭建起聚合力、助发展、促提升的“党建+”生动场景。

  组织覆盖构建党建引领格局。对早市管理人员、志愿者、商户等情况进行了深入摸排、重点分析,全面掌握党员底数,鼓励党员主动亮身份、作表率、当先锋,并整合街道社区、“两邻”单位、公安执法、派驻干部、志愿者、商户等各方面力量,成立小河沿早市临时党支部,设立小河沿早市党员报到点和早市党员先锋岗,切实做到有困难找支部、有问题找党员,让红色堡垒成为早市发展的“主心骨”。

  功能覆盖优化发展系统框架。从优化空间布局、激活经济业态、提升市场环境、规范经营秩序、创塑文化品牌等不同角度切入并实现功能覆盖,对早市整体提质升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党建项目落地后,实现了从外观到内涵、从硬设施到软服务、从烟火气到文化气等各方面的持续性、常态化提升,小河沿早市走势长虹,今年来累计接待游客数量超过160万余人次,节假日高峰客流量达到日均3—4万人次。

  “三升级”激活“融合+”动能

  万莲街道党工委聚焦工作手段、工作机制、工作载体强化升级,从需求反馈、共建模式、队伍力量等方面入手,主动实践、深挖细研,释放“融合+”发展新动能。

  推动举措升级,拓宽需求反馈渠道。围绕早市发展的关键节点和薄弱环节,进一步拓宽需求和意见收集反馈渠道,线上强化小河沿早市抖音账号运营,线下通过实地走访调研等形式,月均收集意见建议200余条;围绕市民游客普遍关注的共性问题,及时协调力量,落实意见反馈,强化跟踪问效,形成工作闭环。

  推动机制升级,夯实多元共建模式。为进一步加强服务能力和工作准度,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更有品质的体验,广泛吸纳各方资源,采取党建联席会、协商议事会等多种形式,定期会商,畅通渠道,集思广益,广泛征集社会各界对小河沿早市建设发展的意见建议,及时进行梳理研判,共谋发展举措。通过强化与社会力量的多元共建,协商解决早市出入口共享单车随意停放等问题,协调市文旅局、执法局以及区总工会、运河景观管理中心等部门,利用工会户外劳动者驿站、南运河夏芳园班组房等场所实现资源共用,4天内完成便民服务中心落地。

  推动载体升级,凝聚志愿服务力量。在客流高峰期间,每天由街道2名班子成员带队,机关社区30余名工作人员组成志愿服务小组提供行李寄存、免费热水等志愿服务,为市民游客送上暖心服务;加大校企、政企合作力度,主动对接各大高校、共建单位,积极联动公安、应急、民政等部门,夯实志愿者队伍力量,与中国石油沈阳销售分公司、中煤科工集团沈阳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沈阳市福彩中心等共建单位以及中国医科大学、沈阳农业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沈阳市外事服务学校等多所本地高校携手打造100余人的志愿服务团队,在此基础上成立“星火志愿服务站”,节日期间日均可发动近50名各领域志愿者提供各类便民服务。

  “四支撑”打造“特色+”地标

  万莲街道党工委通过探索早市党建工作途径,实现支部蓄能搭台、项目聚力唱戏,夯实服务、管理、安全、文化四项支撑,打造市井与“网红”完美共融、文化与发展双向共赢的“特色+”东北地标。

  立足服务支撑,打造暖心便利早市。坚持以更温暖贴心、更全面完善的服务作为打造东北特色地标的有力抓手,对早市志愿者进行了全方位的专业培训,提供协助寄存行李、发放热水姜茶、介绍风土文化、推介特色美食、开展安全巡逻等多项服务,并在最短时间内建成共享就餐区域、便民服务中心等场所4处、热水服务点2处,增设充电加热设备、医药箱等服务设施,实现堂食、热饮、充电、加热、向导服务“五个免费”功能,为市民游客提供便利,以实际行动提升服务温度。

  立足管理支撑,擦亮文明诚信名片。致力于打造文明诚信的市场环境,鼓励商户主动作为、互相监督,坚决避免以次充好、缺斤少两、哄抬物价等行为,讲文明、守诚信的浓厚氛围已在小河沿早市蔚然成风。与市场监管、公安、交通、消防、应急以及早市管理方等多条战线协力合作,共同维护规范良好的市场秩序;增设23处监控交叉覆盖市场,增加早市管理人员至20名、保洁人员至15名,设置公平秤2处,建设警务室1个;实行市场退出机制,及时清退市场违规商户。市民买得贴心、游客逛得暖心、商户经营得舒心,小河沿早市已成为一道折射城市文明的风景线。

  立足安全支撑,全心守护城市烟火。将安全工作作为小河沿早市党建项目的重中之重以及推动早市建设的关键环节,专场举办早市安全生产、食品安全、消防安全培训活动,邀请应急、消防、市场监督等相关专业部门进行授课,进一步提高商户安全经营意识,加强了对各类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能力;街道每天出动2个检查组、1组志愿者,不间断开展隐患排查和安全宣传,做好风险防范;制作食品备案卡,摆放在摊位显著位置,从食材进货渠道、经营者三防措施、三戴一穿、健康证、许可证、摊贩登记备案准入等方面加强把控,守好食品安全关。

  立足文化支撑,发挥文旅聚能效应。聚焦弘扬民俗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结合传统节日特色,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打造具有东北特色的牌楼、墙画、浮雕5处,增设打卡景观墙、引导牌2处,设置于小满驴打滚等20余个网红小吃摊位,增加3处东北特色服饰销售点,供游客选购;春节期间举办年货大集,销售糖果对联、榛蘑山货等各类年货,大力烘托节日氛围,开集期间客流量达到近20万人次;正月十五开展元宵节主题活动,吃元宵、赏花灯、看秧歌、观非遗,品鉴民俗之风,领略传承之美;开展“春天花正开·寻忆小河沿”“春天花正开·我们等你来”等清明节、“五一”主题活动,吸引全国各地游客参与。一系列精彩纷呈、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持续点燃小河沿早市热度,为市民游客送上热气腾腾的民俗大餐,受到广大游客的追捧打卡。紧扣传统文化这条发展的“助推线”,小河沿早市正逐步成为承载东北独特魅力和活力情怀的文化阵地和发展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