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 > 正文

推动新兴领域党建融入辽宁全面振兴大局——省委两新工委2023年党建工作综述

日期:2023-12-27 08:10来源:辽宁先锋次阅读

  2023年以来,在省委坚强领导下,省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简称省委两新工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全国、全省组织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央及省委相关工作部署,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围绕服务保障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深化新兴领域党建集中攻坚,着力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以高质量党建助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首战告捷提供有力组织保证。

  坚持凝心铸魂

  强化对新兴领域党员群众的政治引领

  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作为新兴领域党组织和党员的首要政治任务,制发《全省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和新就业群体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方案》,指导各地结合实际搭建灵活多样、务实有效的学习载体,推动全省新兴领域2.4万个党组织、19.1万名党员认真落实“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抓好理论学习、党组织建设,强化政治引领,积极服务振兴发展大局,深入检视整改存在问题,切实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取得实效。

  深入实施素质提升工程,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基本组织生活制度,采取专题学习、集体研讨、主题宣讲、线上自学等形式,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走深走实。分别举办全省装备制造业企业、互联网企业、省级行业协会商会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工作者示范培训班,指导各地各单位分领域分层次抓好重点培训和普遍轮训,推动党组织书记每年至少参加1次集中培训,举办培训班2104期,培训10.9万人次,进一步把新兴领域党员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完善党组织发挥作用制度机制,深化非公企业“一强双促”和社会组织“三强三争创”活动,建立完善党组织和企业管理层共同学习、定期沟通、重大事项会商等双向互动机制,落实“党建入章”“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等制度安排,推动企业与国家战略同向而行、健康发展。加强对党员出资人(负责人)和高管的政治教育、法治教育、道德教育、安全教育,带头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领企业文化建设,弘扬企业家精神。

1.jpg

锦州市教育局两新组织行业党委会同市民办教育协会党委组织党员观看电影《志愿军》,全体党员合唱《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坚持固本培元

  持续深化“两个覆盖”集中攻坚

  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点多面广、情况复杂,党建工作基础薄弱。省委两新工委坚持把推进党的组织覆盖作为加强两新党建工作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完善常态化摸排、研判、组建工作机制,以县(市、区)为单位分类建好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台账,精准掌握覆盖“空白点”、工作“薄弱点”。壮大党员队伍“四个一批”工作法(排查一批、发展一批、招录一批、下派一批),加大发展党员指导性计划倾斜力度,综合运用区域组建、行业联建、龙头带建等方式,实现职工50人以上的非公企业、从业人员30人以上的社会组织有党员,推动重点领域、行业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应建尽建。加强党建工作指导员选派管理,强化日常考核管理和培训,切实落实指导责任、提升工作质量。注重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坚持党建和群建工作整体推进、共建互促。全省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的组织覆盖率稳步提升;向无党组织单位应派尽派党建工作指导员9945名,基本实现“两个覆盖”。

  严格落实全省两新组织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指导意见,指导各地区各单位对照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制度、基本活动、基本保障5方面要求,集中整改党组织设置不规范、活动不经常、保障不到位等方面问题,推动党组织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实施星级评定、晋位升级,加强分级指导,探索建立“达标—标杆—示范”梯度培育体系,评选新兴领域各级党建工作示范点838个,有效发挥了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党建质量整体提升。

  强化党建工作基础保障,依托全省智慧党建云平台建好用好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建信息系统,建立稳定的党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按每名党员200元,每个新建党组织2000元标准,从省管党费中拨付党员活动和党组织启动经费。

  坚持分类指导

  大力推进重点行业领域党建工作

  强化园区、规上企业辐射带动作用,围绕提升要素集聚力、延链补链强链,依托园区、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商会、龙头企业等组建区域性党组织和产业集群、产业链党组织117个,推动职能部门、上下游企业、产学研机构等共同参与,提升党建工作质效。

  持续推进党建引领物业管理服务与城市社区治理深度融合工作,落实《关于党建引领物业管理服务与城市社区治理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召开全省推进“党建+物业”工作会议,指导各地加快“红色物业”建设。

  开展民办学校党建工作大调研,制发《关于加强校外培训机构党建工作的通知》,落实中组部、教育部加强“双减”后培训机构管理要求,推动民办学校党建工作质量提升。

  落实《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市场监管部门开展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专业市场党建工作指引》有关规定,深化“小个专”党建工作,持续开展悬挂“共产党员经营户”标识、“共产党员示范店”评选等活动,充分发挥“小个专”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影响带动专业市场广大从业人员守法经营、诚信经营。

  发挥律师、注册会计师、税务师、资产评估行业党建工作示范带动作用,持续打造律师、注册会计师、税务师行业党建品牌,深化“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律师”、“我守诚信、兴辽有我”专项行动、“自律专项整治”等活动,推动党建与业务发展、行业发展同向发力,引导党员带头诚信执业、服务社会。

2.jpg

大连市旅顺口区积极开展“暖新行动”,组织交通警察为送餐员现场讲授交通安全知识,就电动车牌照安装事宜进行现场答疑办公

  坚持深化服务

  开展“领导干部进园区进企业服务振兴新突破”专项行动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组织开展“领导干部进园区进企业服务振兴新突破”专项行动,从省市县三级机关单位选派领导干部和优秀年轻干部深入园区、企业联系服务,有力推动了干部作风转变、能力提升,为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打好打赢新时代东北振兴辽宁振兴的“辽沈战役”提供了有力保证。

  制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组建省市县三级工作专班,召开全省专项行动系列部署会议、培训会议、调度会议、推进会议,指导各地区各单位将专项行动纳入主题教育重要内容,建立健全问题诉求分级分类解决机制,完善问题“受理—办理—反馈”管理链条,用好“辽事通”问题办理平台,加强重点、难点和共性问题解决和审核把关,有力推动政策落实、项目建设、问题化解、企业发展、营商环境改善和党建工作,切实增强园区和企业获得感。截至目前,省市县共选派4.53万名干部联系服务各类市场主体6.09万个,收集园区、企业问题诉求3.05万件,办理答复2.69万件,正在办理3600余件。

  注重发挥选派单位职能、人才等资源优势,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助企帮企活动,全省发放惠企“政策包”10余万份,争取订单48.6亿元,清欠资金12.97亿元,促成融资68.18亿元,市场主体获得感进一步增强。充分发挥党组织牵线搭桥、协调联络作用,推动企业党组织与干部选派单位、职能部门、科研机构以及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上下游企业党组织互联共建,签订党建共建协议1886份,开展党建共建活动4328次,组建产学研联盟209个。

3.png

省公安厅选派干部在营口日钢公司集控中心调研

  坚持探索创新

  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近年来,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蓬勃兴起,聚集了大量的新就业群体,为党建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省委两新工委聚焦党建工作“谁负责”、党组织“怎么建”、如何“起作用”等重点问题,持续扩大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将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活跃的组织和人群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

  完善党建工作管理体制,推动落实互联网企业党建工作“双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加强重点互联网平台企业联系指导,推动省市两级全部成立快递物流行业党委。针对货车司机跨区域流动特点,发挥交通运输部门、公安部门运政管理和执法优势,从流出地源头抓起,将党员纳入党组织管理。针对快递员人数多、流动快特点,发挥邮政管理部门行业指导和属地党建覆盖的双向优势,加强对快递员群体的思想引导和服务管理。以分支机构、项目团队、基层网点等为重点,采取平台企业采集、街道社区摸排、信息系统比对等办法,核实快递员、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外卖送餐员等新就业群体流动党员,采取重点企业带头建、集中区域联合建、街道社区兜底建等方式,组建流动党员党支部,加强党员教育管理。

  加强对新就业群体关爱凝聚,指导各地建好用好4810个“爱心驿站”、“司机之家”,进一步完善功能、提升使用率。注重发挥新就业群体工作覆盖区域广泛、贴近社情民情优势,推广以党员为骨干组建志愿服务队、发动党员担任网格员等做法,组建399支新就业群体志愿服务队,吸收近4000名快递员、外卖送餐员担任兼职网格员;探索实行志愿服务积分制管理,创新“积分银行”“志愿者超市”等激励举措,引导新就业群体在参与基层治理和行业治理中贡献力量。

  新征程上,省委两新工委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持续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不断加强工作探索,深入破解难题,努力开创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新局面,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扩大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