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2-19 08:15来源:辽宁先锋次阅读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是党在基层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年初以来,营口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切实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进一步严密组织体系,为营口市锚定“四市三地”(东北重大战略承载地、国家创新型城市、东北先进制造基地、国家“北粮南运”枢纽城市、环渤海高品质“文体旅”目的地、沿海经济带主轴城市、全省民营经济标杆城市)目标定位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凝心聚魂
筑牢思想根本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欲事立,须是心立。”营口市坚持把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作为当前重大政治任务来抓,着力扛起主体责任。超前谋划,在第一批主题教育期间制定并组织实施了6个方面19条预热升温的具体举措。第二批主题教育启动后,第一时间成立了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研究制定了“1+4+8”工作方案,对主题教育进行全面部署,指导各级党组织对5986名党支部书记进行全员培训,印发各领域主题教育“明白纸”,推动基层党组织书记吃透中央及省市委精神,当好开展主题教育的明白人、领头雁。
魂固才能神聚,根深方能叶茂。坚持聚焦主线抓学习,把“学思想”作为贯穿主题教育的主线,推动全市党员干部在深研细读中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能力本领。组建市县两级宣讲团7个,开展“菜单+定制”宣讲,精选“理论面对面”专家87名,设计宣讲菜单91个,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分众化、对象化宣讲236次,受众8500余人次。结合主题教育,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制度,针对非公党员实际,开设“空中课堂”,提高了党员参与度,开展党员集中培训、党性教育等各类学习活动1.2万次,实现了理论学习分级分类全覆盖,进一步推动全市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学懂弄通做实,深刻感悟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坚持把调查研究与解决问题贯通起来,在深入基层、理论联系实际过程中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截至目前,全市县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调研4633人次,形成调研成果转化运用清单1126个、政策制度223个、解决问题3449个;办理项目企业各类问题诉求830件,梳理助企惠企政策110条,兑现政策资金1.3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4.2亿元,同比增长9%;聚焦教育、医疗、人居环境等6类领域,投资8.2亿元,实施16件重点民生实事;全市3.1万在职党员开展各类志愿服务3.5万余人次。营口瑞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立伟说:“这次主题教育,机关干部多次到公司,帮助我们解决了困扰多年的问题,我个人更加坚定对党的领导的自信,我会把企业经营得越来越好,营口的发展也会越来越好。”
营口市站前区党群服务中心通过指挥中心大屏幕监控群众反映问题处理情况
大抓基层
打牢执政根基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强、把基层政权巩固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基才能稳固。年初以来,营口市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紧盯重点任务,强基固本,不断提升党的组织体系的整体效能,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抓规范,夯实组织体系。在全市各领域基层党组织中持续开展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示范点评选和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工作。编制了《营口市基层党组织建设规范化指导手册》,对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发展党员、换届等16个方面238个易发多发问题,逐一提出制度规范或解决方案。抓好各领域特别是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和新就业群体中的基层党组织设置、更名和撤销相关工作,调整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探索推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做到哪里有党员和群众,哪里就有党的组织。
抓队伍,激发干事热情。5月初,营口市老边区边城镇薄家村党支部书记冯丹拿到了营口职业技术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得益于营口市委组织部、营口职业技术学院共同推出的村干部学历提升计划。营口市委组织部积极探索提升农村干部素质的有效途径,立足教学资源,依托高校成立营口开发大学乡村振兴学院,第一批59名符合条件的村干部和后备干部成功入学。选优配强社区党组织第一书记和居委会主任助理192名,常态化开展“最美网格员”评选活动,评选活动累计访问量2534万余人次,累计投票443万余张,评选出“最美网格员”100人,激励了基层干部主动担当作为、提升服务质效。
抓保障,解决后顾之忧。认真落实财政投入为主的稳定规范的保障制度,按照每个村(社区)每年不少于2万元的标准,落实党建工作经费,按照每个社区每年不少于10万元标准设立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各级财政共投入资金5187万元。发挥党费的保障作用,市管党费下拨专项经费720万元,带动各级党组织投入党费1800余万元,支持基层开展主题教育、完善党员教育设施。基层党建“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的格局总体形成。
营口市西市区个体协会党支部开展主题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免费为华安社区老年人理发
党建赋能
引领高质量发展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强不强,抓重大任务落实是试金石,也是磨刀石。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基层党组织重任在肩、责无旁贷。
乡村振兴战略的组织基础进一步夯实。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扎实开展“党群共同致富”活动,党组织领办创办合作社累计197个,其中,新增81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累计930余万元。确定党员致富骨干1085名,带动农户1.4万余人。选聘29名电商运用、果树栽培、农业机械化、乡村旅游等优秀专业人才担任产业副镇长,把科研资源和农技人才服务输送到产业振兴发展的最前沿。组织全市480名驻村干部开展“践行全面振兴新突破立项承诺”专项行动,制定立项承诺379项,全市45个第一书记“产业团”、98名“电商致富能手”,线上帮扶销售产品570万元。全面推广运用“营积分·惠乡村”积分奖励制,引导广大党员群众参与到乡村治理中来。
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明显提升。聚焦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从加强网格化管理、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入手,组建6个工作专班,对2023—2025年的具体任务进行科学谋划,强化分类指导,确保中央和省、市委的决策接得住、落得下、抓得实。以“三单八联”工作法为基础,建立“平急转换”机制,按照就近原则,分配21587名机关干部、1620名国企职工、1397名教师职工至居住地所在社区,定期深入社区参与社会治理,开展志愿服务。年初以来,累计为民服务47353人次,参与文明城市创建46210人次,参与基层治理活动22586人次。依托社区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解决群众矛盾纠纷等实际问题4510个。尊重基层首创精神,鼓励基层立足实际积极探索,推动全市社区形成特色党建载体192个。
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不断增强。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摸排新兴领域“隐形”党员,全面排查新兴领域从业人员2.4万人,摸排党员278名,推动新建党组织76个。扎实运用“四个一批”办法,实现全市700家规上工业企业党组织覆盖率达到100%。10月27日,营口市委组织部会同市市场监管局、市邮政管理局等行业监管部门,开展了“快递从业青年服务月”活动,何海等10名外卖小哥被聘为营口市首批“兼职网格员”,依托439个爱心驿站,引导新就业群体在参与基层治理和行业治理中贡献力量。精心组织1182名选派干部深入1144个园区、项目企业开展服务,组织对接活动375场次,推动199项惠企政策措施直达企业,促成融资减税等累计4.1亿元,引才聚才573人,为全市经济发展夯基础、蓄动能。
传统党建领域优势显著。在国企,开展“强党建 兴企业 促振兴”专项行动,动态优化党委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100余项,开展国有企业党建“宽、松、软”专项行动,对12项关键环节、54项重点问题开展集中整治。在机关,持续推进市直机关“五强”党支部建设,编辑印发了《“五强”党支部建设工作实录》,推动新时代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促进模范机关创建。在公立学校,开展“强党建 优教育 育人才”专项行动,推动全市194所公立中小学校(幼儿园)在全省率先完成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工作。在公立医院,开展“强党建 优医疗 促健康”专项行动,推动全市13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部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积极开展特色支部创建活动,在全市公立医院培育选树“示范党支部”15个。
脚踏实地向前进,埋头苦干谱新篇。营口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惠安军说:“营口市委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对标省委打造新时代‘六地’的目标定位,提出了建设‘四市三地’的奋斗目标。全市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将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全力在辽宁新时代‘六地’建设中挑大梁、担重任,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在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中展现营口更大担当和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