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6-13 08:15来源:大连党建次阅读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如何解决养老难成为新时代基层治理的一道新课题。在破题探索中,沙河口区南沙街道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着力打造“床边有照护”“桌边有食惠”“身边有帮扶”“周边有布点”“手边有响应”即“党建+五边形”养老服务体系,全面叫响“南风暖老”服务品牌,切实增强社区老年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探索“党建+机构”养老 实现“床边”有照护
街道与国药集团合作,深化第三方专业机构社区养老服务,采取“整合、联合、融合”等形式,建设2处“居家及养老服务示范中心”,在推进标准化机构养老服务的同时,为居家养老提供配套生活护理、康复治疗、文体娱乐、器械租赁、心理咨询辅助等专业化服务。
社区居民群众可以通过手机APP实现线上菜单式“私人定制”服务。为加强党建引领,街道采取“机构入驻、社区监管、共建共享”管理方式,指导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对养老机构的有效领导,选派政治指导员到机构指导工作,发挥“两代表一委员”作用,加强对养老机构的有效监督,保障居家特别是机构中的老年人康食、安住、健行、强身、乐心。截止目前,在“居家及养老服务示范中心”的带动下,12个社区已为19028名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全部建立了健康档案,“中心”与114名老人签订了服务合约,累计提供生活照料、助洁、助洗、医疗等综合服务时长达1869小时。
探索“党建+项目”养老 实现“桌边”有食惠
“我们儿女都不在身边,年纪大了做饭嫌麻烦,吃的少做的多还不舍得扔,常常是连续几天都吃剩菜剩饭,现在好了,家门口有了食堂,菜品丰富、营养美味、价格公道,我们老年人可得了大实惠。”68岁张大娘提起社区食堂那种满足感溢于言表。
为缩小养老服务领域供需缺口,街道不断探索党建引领凝聚多元主体参与,充分释放“党建+”小切口大服务优势。引入大连恩群社区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依托南沙、台扩、桃山三个条件成熟的社区,建设了三处社区食堂,基本形成了布局合理、网格完备、覆盖广泛的社区为老助餐服务体系,为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赋能。社区食堂通过各类创新运营方式和菜单式的暖心服务,结合老年人饮食习惯和健康需求,实行菜品定量制,对食材的数量、种类进行规定,避免高钠、高胆固醇食物,确保膳食搭配营养均衡。同时,街道将适老化微更新项目融入社区食堂环境升级,针对出行不便的老年人,直接送餐上门,实现“三餐管家”服务。
探索“党建+治理”养老 实现“身边”有帮扶
街道积极号召各基层党组织学习“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后山经验,深入开展“一个党员一面旗、爱老奉献我做起”主题党日活动,全面营造敬老、孝老、爱老、助老、暖老氛围。
各基层党组织多措并举开展送温暖、送健康、送安全、送欢乐、送安心“五送”服务。后山社区党委突出引领老年人实现老有所为,组建“唠嗑队”“巡逻队”,以独居、空巢老人为重点对象定期上门走访,建立探访记录,给予精神慰藉;台扩社区党委突出引领老有所乐,通过组建社区艺术团为老年人送欢乐;南沙社区党委突出引领居民自治,组建“调解队”深入楼院化解邻里矛盾。目前,街道已建立各类老年人志愿者队伍49支,这些志愿者也作为社区兼职网格员、信息员、服务员,在居民楼院、小区路径、社区广场,时时处处能够方便掌握老年人的生活动态,成为社区老年人身边的“守护神”“帮扶人”。
探索“党建+活动”养老 实现“周边”有布点
街道将辖区13个党群服务中心、闲置的办公用房进行升级改造,完善广场、公园文化健身设施,向社会开放。组织开展传统节日活动、法律知识讲座、便民服务进社区等,涉猎党史、文化、娱乐等多个方面,极大地满足了老年人实际需求,增强了老年人社区归属感。
利用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组织社区老人开展“幸福一家·邻里节”系列活动,累计开展“我是主厨我掌勺” “百家宴里传家风”等活动30多场次,传递睦邻精神,服务老人1000余人次。同时,各社区充分发挥与辖区企业、商服网点的共驻共建作用,整合服务资源向老年群体倾斜,推动“15分钟养老服务圈”便民惠民。
探索“党建+智慧”养老 实现“手边”有响应
街道将无障碍改造融入老旧小区改造一体化推进,加快补齐无障碍设施和服务短板,对小区坡道、楼梯、扶手应改尽改、应建尽建,整体升级“有爱无碍”社区适老化环境。同时,对有需求和意愿的老人住宅私域改造也一并升级:智能床垫可以24小时监测老人生命体征及健康情况;烟感报警器能及时提醒老人关闭燃气源;智能水表可以实时监测独居老人的用水情况,同时,根据居民需要安装智慧为老“一键通”,方便了他们及时与社区或子女联系,特别是在危急险重时刻,以最短时间保障生命安全。
公共和私域场所的安全性能提高,并不能从根本上保障老年人生活安全。街道因地制宜制定《“探访关爱”行动方案》,加强对特殊群体的探访和关爱,把牢老有所依“安全阀”。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随着“党建+五边形”养老服务新模式的深入推进,党组织越来越成为社区老年人的主心骨,老年人在“享老”的同时,以力所能及的方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实现了老有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