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农村 > 正文

七里村:富美乡村款款来

日期:2022-09-26 08:09来源:铁岭发布次阅读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振兴后的乡村是啥样的?走,到“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银州区龙山乡七里屯村看看。

这里农民富裕富足

时间回到2000年,七里屯村“两委”新班子组建,在外经商多年、率先富起来的王革新挑起了“领头雁”重任。

王革新改组了自家的工程队为七兴建筑公司,那时正值建筑市场红红火火。他带领新班子不辞劳累,不怕折腾,也不顾“丢脸”,就凭着这种“搏命”的精神,很快就为村里承揽了诸多工程项目,为七里屯村收获到了除农业之外的第一桶金。

凭借城郊村优势,加大了招商引资的力度,利用废弃的厂房厂地,盘活了集体经济,村集体用滚雪球的办法相继引进投资了扬达筑路公司、土石方公司、老年公寓等多家企业,为村里创收几百万元,将土里刨食的村民转为拿工资的企业职工。

七里屯村地处城郊,长期以来,村集体山林水土地资源被一些单位和个人侵占多年,为了农民的利益,王革新带领村“两委”加大资源整合,“清三乱”“收三占”收回侵占村集体的山林水土地资源近千亩,让土地资源真正发挥作用,为村里创收几百万元。

村子富了,如何让村民也富了?王革新选择了跟着市场走、围着绿色转、抓着特色干的发展之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旅游风吹进七里屯村,绿色发展又成为全村的新出路。依托七里屯村的自然条件和城市近郊的地理优势,大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利用垃圾场废弃地围绕柴河南岸建起了七兴柴河生态园、游乐园、动物园、采摘园、特色美食一条街、烧烤园、垂钓园、乡村爱情拍摄基地、丛林拓展基地、开心农场等特色农村生态旅游业。

今年,这里还建设了银州区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农旅结合的新模式,让小朋友们化身“小小农夫”,通过“沉浸式”体验,感受别样的田间教育乐趣。

如今的七里屯村,真正地实现了富了村,惠了民。人均收入已达到3万元,村集体可支配资金6000多万元,村每年实际收入200多万元。

这里文明乡风引领新风尚

7月28日,十几名村民身穿印有“志愿者”的红马甲,自发地带着扫帚、镰刀等清扫工具来到龙尾山山脉清扫卫生,锄掉路边多余的草。已经60多岁的村民高秀珍也是志愿者中的一员,几年前,家人出意外欠下100多万元的债务,老伴疾病复发又撒手离去,重担全压在她一人身上,整天以泪洗面。周围邻居和村“两委”了解情况后,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现在尽管还有部分债务没有偿还,但高秀珍的笑容明显多了。“我没啥能回报大家的,就多参加些志愿活动出份力。”

村民义务清扫山路垃圾

七里屯村强化思想道德建设,采取法治规范、道德教化双重引导,发挥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的积极作用。全村共有8个大网格、57个小网格,并成立一支由57人组成的专业网格化管理队伍,开展普法宣传、信息采集报送、日常巡逻、志愿服务等工作,一个个“网格”将社会管理延伸到了村子的“神经末梢”。

村里设立了村民“评理说事点”,讲百姓事,解群众忧。大到政策的解释与落实,小到邻里之间家长里短的矛盾与调解,村民现场说出自己的诉求,村干部及时给予相关帮助,做到了离得近、谈得来,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每年村里还都举办村级“十星级文明户”“三八红旗手”“五一劳动模范”“七一优秀党员”“八一优秀转业军人”“优秀网格员”“先进党支部”等评选活动,用群众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逐渐凝聚了向上向善的能量。

村里还相继成立了小红帽义务服务队、环境卫生志愿者服务队、秧歌队、模特队、太极拳队、老年健身操队、广场舞队、篮球队等,在实现业余生活多样化,丰富精神世界的同时,还不断培育崇德向善的村风民风,提升村民文化道德素养。

这里宜居宜业共享幸福

“走出家门,就是自然乐园”,是七里屯村人最贴切的生活感受。每天都有不少市里人专门驱车到柴河岸边的树荫下纳凉、跑步,甚至是支个帐篷小憩一会。

村里经济变化的成果都在村民的腰包里,但民生改善的成果是实实在在写在村民的脸上。为给村民提供一个舒适、安静、清洁、美观的环境,王革新带领村“两委”干部清理村内粪堆、柴草垛、猪圈、厕所等,还拆除占路违建房、占路违建墙、拔掉占路电线杆、拆除耕地上的违章建筑等,现在全村公共卫生区域实现了生态环境无死角,鸟鸣嘤嘤,鱼翔浅底,荷花并蒂,处处皆美景,无处不诗意。

多年来,七里屯村为百姓福利、公益事业、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7000多万元。针对民生工程这项大事,率先实施了“三个一”即率先为全村2000余户农民缴纳合作医疗费、卫生费用,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平安保险、农业保险;为千名妇女缴纳重大疾病保险;为失地老年人办理了社会养老保险,每个月就可领到一千多元的工资。率先对考入铁岭高中的学生每人奖励3000元,考入一本大学的每人奖励5000元,考入全国前十所名牌大学的每人奖励3-5万元,安排资助特困大学生费用。率先为鼓励村内新生儿,发布健康宝宝奖2000元,三胎则奖励12000元。“弱有所扶、幼有所长、老有所养”的大同社会期望在七里屯村已经成为现实。

 如今,七里屯村正朝着集产业、文化、生态、休闲、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红色文旅产业实施推进,不久的将来,七里屯村将迎来又一次嬗变。